招生考试网
学历|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|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
资格|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|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
工程|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| 教案 论文 文档
IT类|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-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
 3773考试网 - 教师资格考试 - 练习题 - 正文

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预测练习题及答案四

来源:fjzsksw.com 2010-1-18 10:16:35

 

一、选择题 
1.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,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( ) 
A.教育哲学 
B.教育心理学
C.教育学 
D.教学论 
2.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,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( ) 
A.《大学》 
B.《中庸》
C.《论语》 
D.《春秋》 
3.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( ) 
A.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 
B.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 
C.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 
D.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 
4.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,施以相应的教育,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( ) 
A.顺序性和阶段性 
B.不均衡性
C.稳定性和可变性 
D.个别差异性 
5.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,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?( ) 
A.观察力 
B.想像力
C.思维力 
D.判断力 
6.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?( ) 
A.地方 
B.中央
C.社会力量 
D.学生家长 
7.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体现了教师工作的( ) 
A.复杂性、创造性 
B.连续性、广延性
C.长期性、间接性 
D.主体性、示范性 
8.“学而时习之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( ) 
A.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 
B.启发性原则
C.循序渐进的原则 
D.巩固性原则 
9.“三军可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”说的是( ) 
A.道德认识 
B.道德情感
C.道德意志 
D.道德行为 
10.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( ) 
A.组织和培养班集体 
B.全面了解学生
C.培养优良的班风 
D.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 
11.在近代教育史上,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,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,另一种理论是( ) 
A.学科课程论 
B.活动课程论
C.实质教育论 
D.现代课程论 
12.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( ) 
A.学校、家庭、社会教育三结合
B.班主任、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 
C.校长、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
D.家庭、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 
13.孔子说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?( ) 
A.主体性 
B.创造性
C.间接性 
D.示范法 
参考答案:CDCBC ADDCB CAD

二、填空题 
14.( )的诞生,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,前苏联教育家( )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。 
15.“揠苗助长”、“陵节而施”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,违背了人的发展的( )性和( )性。 
16.( )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,( )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。 
17.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( )和( )之间的矛盾。 
18.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、小组活动和( )。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( )、灵活性、实践性。 
参考答案:14.马克思主义 凯洛夫 15.顺序 阶段 16.社会主义制度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7.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 18.个人活动 自愿性

三、简答题 
19.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?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? 
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:萌芽阶段;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;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;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。 
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《大教学论》的出版,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。 
20.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?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? 
课程内容包括:关于自然、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;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;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。 
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:课程计划、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。 
21.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。 
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;②创办业余党校;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;④建立教育基地。 

四、论述题 
22.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?试加以论述。 
(1)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: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;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;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、速度以及学校结构;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。 
(2)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,这主要表现在: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;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;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。
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    推荐文章
  •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


  •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